(網經社訊)5月8日,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發(fā)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(xié)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一季度全國消協(xié)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,同比增長33.33%,解決261218件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。其中,因經營者欺詐行為獲加倍賠償?shù)耐对V585件,加倍賠償金額達38萬元,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165608人次。
投訴性質分析:合同與售后服務問題突出
據(jù)網經社數(shù)字生活臺(DL.100EC.CN)獲悉,從投訴性質來看,合同問題以26.56%的占比位居首位,售后服務問題(26.07%)和質量問題(19.67%)緊隨其后。與2024年同期相比,虛假宣傳(7.27%)、假冒(3.54%)和安全問題(5.8%)投訴比重呈上升趨勢,而質量、合同問題投訴比重有所下降。
在商品類投訴中,家用電子電器類、服裝鞋帽類、日用商品類、食品類、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五位。其中,服裝鞋帽類、日用商品類投訴量比重較2024年同期分別上升1.23%和0.87%,農用生產資料類投訴量比重下降0.56%。服務類投訴方面,互聯(lián)網服務類、生活及社會服務類、教育培訓服務類、銷售服務類、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投訴量位列前五。值得注意的是,金融服務類、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、公共設施服務類投訴量比重顯著上升,而生活及社會服務類、互聯(lián)網服務類、電信服務類投訴量比重有所下降。
商品服務投訴結構:電子電器與互聯(lián)網服務成重災區(qū)
具體商品投訴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服裝(21.5%)、通訊類產品(18.7%)、普通食品(15.3%)、鞋(12.4%)、日用雜品(9.8%)位列投訴量前五。與2024年同期相比,日用雜品、鞋、服裝、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量分別增長3.2%、2.1%、1.8%、1.5%,普通食品投訴量下降2.7%。
服務類投訴中,經營性互聯(lián)網服務(28.4%)、餐飲服務(16.7%)、移動電話服務(12.3%)、培訓服務(9.6%)、遠程購物(8.2%)投訴量居前五。交通運輸、遠程購物、教育服務投訴量較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4.3%、3.1%、2.9%,住宿服務、餐飲服務投訴量下降2.5%和1.8%。
八大消費投訴熱點解析
1.交通出行領域:退改簽糾紛與變相漲價頻發(fā)
鐵路車票候補成功無短信提醒、航空公司隨意變更機型、加價選座等問題成為投訴焦點。消費者反映,通過官方平臺候補車票成功后未獲短信通知,導致錯過出行;部分航空公司臨近起飛前將承諾的寬體機型更換為小型機型,影響乘坐體驗;更有航空公司對靠窗、過道等座位設置加價選項,被質疑“變相漲價”。
行業(yè)監(jiān)管滯后導致婚介機構營銷行為不規(guī)范,部分機構通過虛構優(yōu)質會員信息、“包成功”承諾誘導消費者簽約,甚至引導貸款支付高額費用。服務質量方面,推薦對象與承諾不符、服務頻率低、紅娘失聯(lián)等問題頻發(fā)。退款環(huán)節(jié),機構常以各種理由拖延,甚至未提供服務仍收取高額違約金。
3.電影消費領域:退票難與強制消費引爭議
影院與平臺互相推諉導致退票困難,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,強制消費者額外購買。此外,電影票票面價格與實際支付金額不符,線上支付高價后現(xiàn)場打印的紙質票卻顯示低價,涉嫌價格欺詐。
4.信用租賃模式:隱私風險與費用糾紛凸顯
租賃手機內置監(jiān)管軟件限制功能,可能泄露隱私,且買斷后仍未解除監(jiān)管。部分平臺利用消費者通訊錄信息進行不正當催收,甚至在未收貨或未開始租期時收取全額租金。
5.月子中心行業(yè):機構跑路與不公平條款頻現(xiàn)
某連鎖品牌月子中心全國門店突然關閉,閉店前仍誘導消費者付款。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突出,如未入住不退費、退款扣高額違約金。此外,以免費拍照為誘餌誘導購買高價攝影套餐、服務與承諾不符等問題也較為普遍。
6.共享服務領域:系統(tǒng)故障與歸還難題待解
共享單車系統(tǒng)誤判合規(guī)停車為違規(guī)收費,共享充電寶因設備故障或歸還點滿載導致歸還失敗,系統(tǒng)異常計費等問題頻發(fā),消費者被迫承擔不合理費用。
7.新能源汽車市場:定金退款與車型更新糾紛增多
預售模式下,定金退款爭議頻發(fā),商家常以“訂單已鎖定”為由拒絕退款。車型快速更新導致老車主不滿,部分消費者剛購車便遇配置更高、價格更優(yōu)的新款。此外,承諾的政府補貼、置換補貼未兌現(xiàn)也引發(fā)糾紛。
8.網游賬號交易:賬號安全與平臺審核待加強
第三方交易平臺審核能力不足,導致賬號購買后被原賣家惡意找回,平臺無法提供綁定信息更改服務。部分平臺對違規(guī)賬號流通審核不嚴,消費者交易后發(fā)現(xiàn)賬號被限制使用。售后服務缺失問題突出,平臺客服響應慢、推諉扯皮現(xiàn)象普遍。